◎記者 孫忠
6月9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fā)布了《關于可轉換公司債券退市期間交易安排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可轉換債券退市期間的交易安排。國家中小企業(yè)股份轉讓制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股份轉讓公司”)同日發(fā)布了《退市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條例》,進一步完善了可轉換債券退市后的相關制度安排。
此前,可轉換債券保持了“零違約、零退市”的記錄。自今年年初以來,隨著發(fā)行人數(shù)的增加,個別可轉換債券品種已經觸發(fā)了退市機制,但相關退市支持體系的建設并沒有跟上。
兩項規(guī)定的出現(xiàn)表明,可轉債退市機制逐步完善。
可轉債進入退市整理期的第一天
沒有價格漲跌限制
深圳證券交易所9日表示,根據《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guī)則》等相關規(guī)定,為明確上市公司可轉換債券退市期間的交易安排,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經中國證監(jiān)會批準,發(fā)布《可轉換債券退市期間的交易安排通知》。
根據通知,上市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期交易的,可轉換債券同時進入退市期交易,退市期交易期為15個交易日。在退市期間,可轉換債券證券被稱為“退市”標志。
本通知重點明確了可轉債退市整理期第一天的相關規(guī)定。
在首日漲跌限制要求方面,可轉換債券在退市整理期首日不實行價格漲跌限制,次日起漲跌限制比例為20%。
可轉換債券進入退市整理期的第一天,開盤集合匹配期間的有效申報價格范圍在即時市場顯示的前收盤價的900%以內。連續(xù)匹配、盤中臨時停牌、收盤集合匹配期間的有效申報價格范圍為匹配最近交易價格的10%,收盤集合匹配在有效申報價格范圍內匹配。
可轉換債券進入退市整理期的第一天,與“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格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或“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格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60%”相匹配,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實施盤中臨時停牌。單次盤中臨時停牌時間為10分鐘。
在信息披露方面,《通知》規(guī)定,在可轉換債券退市期間,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布了當天買賣金額最大的五個會員證券營業(yè)部或交易單位的名稱及其各自的買賣金額。
自今年年初以來,許多可轉換債券已經退市,藍盾可轉換債券可能成為第一個適用通知規(guī)定的可轉換債券。
2023年4月26日,*ST藍盾披露的退市風險警告后的第一份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顯示,公司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上市規(guī)則》(2023年修訂)規(guī)定的股票終止。未來,深圳證券交易所將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計意見,決定是否終止*ST藍盾股票和可轉換債券上市。根據規(guī)定,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后,上市公司股票自公告終止上市決定之日起五個交易日內恢復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guī)則(2023年修訂)》,強制退市公司應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作出終止股票上市決定后,立即安排股票轉讓到國家中小企業(yè)股票轉讓系統(tǒng)等證券交易場所,確保公司股票自退市之日起45個交易日內轉讓。
公募基金、QFII不得購買退市可轉換債券
為規(guī)范STAQ、NET公司、退市公司板塊退市公司可轉換債券的上市轉讓,國家股份轉讓公司制定了《退市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兑?guī)定》適用于退市可轉換債券的上市、轉讓、股份轉讓、回售、贖回、利息支付、本息支付等業(yè)務。
《規(guī)定》一般要求退市公司聘請主辦證券公司為受托人,履行退市可轉換債券募集說明書中約定的受托人管理職責。退市可轉換債券應在同一交易日與退市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板塊。
對于退市可轉換債券的轉讓,本規(guī)定要求參與退市可轉換債券轉讓的投資者應當符合《退市公司進入退市板塊上市轉讓實施辦法》規(guī)定的股票投資者的適宜性要求。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債券持有人只能出售其退市可轉換債券。公募基金、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合格(RQFII)退市可轉債不得購買。此外,退市可轉換債券的轉讓申報數(shù)量應為10張或其整數(shù)倍,單次轉讓數(shù)量不少于1000張或不少于10萬元。余額不足1000張,轉讓金額不足10萬元的,應當一次性申報出售。托管證券公司應確保參與退市可轉債轉讓的投資者賬戶具有與申報相對應的退市可轉債或資金。
根據退市公司存續(xù)期的業(yè)務管理,《規(guī)定》要求退市公司按照退市可轉換債券募集說明書實施轉換、贖回、回售、利息支付和本息支付,并及時履行審查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退市公司可以選擇是否贖回,債券持有人可以選擇是否行使轉股、回售的權利。債券持有人在符合退市可轉換債券募集說明書約定的條件時,可以通過報告申請將退市可轉換債券轉換為公司股票。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yè)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